close
4月3日,是我們中心親子戶外旅遊教學的日子,
結合當月教學單元主題「ㄅㄨㄅㄨ車」,
老師與家長一起帶孩子從鳳山搭乘火車,
前往我們目的地--橋頭糖廠。
透過這次的戶外旅遊教學,讓孩子親身體驗搭乘火車、捷運這二項交通工具。旅遊回來,可愛的孩子會指認著交通工具的圖卡,用著驕傲的口吻告訴老師:「我有坐過…」。是啊!老師也很高興可以參與你的這一個學習過程。
活動結束後,家長與幼童對這次活動的評價、滿意度如何?活動的設計是否有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?都是我們關注與檢討的課題。除此之外,擔任教職與社會服務工作的我們,也總能在參與活動的當下,從人事物的交會與互動中,有著教學之外的不同的發現、不同的思考。
從一個特殊教育工作者的立場出發,在整個戶外教學活動結束後,用些時間沉澱與整理自己的思緒,寫下我自己的看見。
從一個特殊教育工作者的立場出發,在整個戶外教學活動結束後,用些時間沉澱與整理自己的思緒,寫下我自己的看見。
等待許久的親子戶外旅遊教學終於來到,
對一般孩童而言,
或許是件平常不過的事,
或許是件平常不過的事,
但對經濟弱勢的孩子來說,
或許一年就這麼一次,
或許一年就這麼一次,
因此他們的眼神總溢滿著興奮與珍惜之情,
看到這一幕,誰能不有些疼惜之心。
家長們也很期待,
期盼平日為滿足三餐溫飽之餘,
期盼平日為滿足三餐溫飽之餘,
能對孩子有少一些的歉疚,
不論家庭經濟狀況如何,
總想辦法為孩子準備最豐盛的餐點,
或許一年就這麼一次,
想為孩子的童年捕捉這歡樂而難忘的一刻。
上了火車後,窗外對成人再平常不過的景緻,
孩子們卻異常感到好奇,
似乎渴望著對窗外世界有多一些的認識,
像是一方面在想像自己的未來,
同時又在探索未來的自己。
火車持續開動著,一站又一站繼續往前,
開往目的地,但身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,
開往目的地,但身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,
能將弱勢孩子的生命列車帶往何方?
又能帶給孩子們怎樣的希望?
對教育工作者而言,
當我們與弱勢孩子生命經驗交會的瞬間,
教育不應只侷限於教與學的歷程,
教育不應在上位與下位的權力框架中,
而是一種對話的生產。
是一種與社會結構的對話,
是一種自我生命的對話,
在對話中實踐對生命的尊重與關懷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